勇于担当 奋发有为 努力实现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
——在四届三次双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刘德胜
(2017 年 4 月21 ?xml:namespace>日)
各位代表:
受吕灵昌院长委托,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一、一年来工作回顾
2016 年是学校“十三五”开局之年,是学校发展和综合 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守规矩,保发展”的工作总基调,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的良好开局。
(一)综合改革不断深化。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 府办公厅关于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制定了《济宁学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学校综合改革的指导 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以及重点改革内容和推进措施。 按照《中共济宁学院委员会关于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的意见》和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学生管理、联合办学、校园 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与有效利用等七个工作体系的三年行动 计划,完成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验收和三年行动计划中 期检查,制定实施了《济宁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济宁学院系(院、部)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学校综合改革初见成效。
(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做好专业、课程建设与 管理工作,新增本科专业 3 个,筛选认定高水平应用型重点 专业 11 个,获批省级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培育项目 2 个, 自筹项目 1 个,获批经费 300 万元,新建校级精品课程13 门。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出台了一系列与学分制管理相配套 的规章制度,校级教改项目立项 27 项、结项 51 项,申报省 级教改项目 8 项。加强教学与实践教学管理,持续开展教学 督导,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1 人获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 竞赛二等奖,增加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5 个,评选校级教学成 果奖 17 项。开展实习支教工作,派出实习支教师范生 750 余人。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与济宁软件园共建济宁学院创新 创业学院,构建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力推进联合办 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 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7.77 %,比 2015 年增加了 1.44 个百分点。坚持 “国际化” 办学视野,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和项目,2016 年与 10 所海外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共派出 70 名学生参加各 种境外合作项目,教师海外培训实现了零的突破,招收来自 8 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18 名。继续教育努力探索新模式,取得一定成效。
(三)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出台了科研工作考核指标体系、预防和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细 则、专利管理实施细则,修订了核心期刊目录和科研经费管 理暂行办法。大力实施科研出精品工程,科研立项和成果丰 硕,成果质量明显提升。2016 年,获纵向科研项目99 项、 横向科研项目 2 项,争取科研经费169.9 万元,其中国家艺 术基金项目实现了零的突破;获科研成果奖励 45 项、授权 发明专利 2 件、实用新型专利 42 件、外观设计专利 2 件。1 项科研成果在 Nature 子刊上发表,1 项科研成果入选英国皇 家化学会高被引论文。学科建设不断加强。化学与化工系“功 能材料团队”获批山东省高等学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培育计 划,获建设经费 600 万元。“孔府家学研修基地”被省委宣 传部、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批准为第九批山东省社会科学普 及教育基地,这是我校获批的首个人文社科类科普基地。1 人次获“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荣誉称号,受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工作组委会表彰。
(四)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 力度,重视师资培养,出台了《人才引进和培养暂行规定》 和《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实施方案》,提高了高层次人才 的优惠待遇,加大了现有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师培养的经费 投入,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本年度共引进学科带头 人 4 人、博士研究生 8 人、紧缺专业硕士研究生 16 人,选 聘优秀本科毕业生留校工作 24 人,定向培养全日制博士研4 究生 6 人,选派国际学术交流5 人、国内访问学者 9 人、短 期进修 16 人、挂职锻炼 8 人、做博士后研究 6 人。启动遴 选首批“31353”人才工程,评选出人才工程人选34 人。
(五)学生工作有声有色。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制 度化、规范化、创新化,出台了《济宁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 学生工作的意见》等 9 个文件。强化“教育、管理、服务、 引导”四位一体的服务型学生工作模式,建立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机制,2016 年选派 11 人次参加了全国、全省辅导员 业务培训,50 余人次参加了红色教育专题培训,1 人荣获“山东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和丰 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引领学生思想;建立了五级心理健 康教育工作网络机制,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我校学生 在 2016 年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心理辅导技能大赛中获优秀奖;引导学生志愿服务,14 名应届毕业生选拔为 2016 年西 部计划志愿者,暑期“三下乡”10 支服务队被评为省级优秀 服务队、15 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42 名同学被评为 省级优秀学生;扎实做好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及时发放 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共计 1004 万余元;落实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举办各种专场招聘会 30 余次、企业宣讲会 20 余场; 鼓励、支持学生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新增国家级大学生 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 18 项,组织学生参加省级以上 各类竞赛,共获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4 项。
(六)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 进规章制度的“废改立”,《济宁学院章程》获省教育厅核 5 准实施,新建制度 33项,修订制度 82 项,废止制度 89 项。 加强教代会和工代会制度建设,成立济宁学院理事会,进一步推进了民主治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人事、 财务管理制度,人事工作和财务管理更加科学、规范。提高 后勤服务质量,加强对校园物业和食堂监管,校园环境和餐 饮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加大资产管理和整合力度,积极推行 基本设施维护、维修社会化,实现管理效益和利用效率最大化。建立了三级节能联动机制,实现了水电节约常态化,水电暖消耗逐年递减,生均消耗已低于全省高校平均水平。加强安全稳定和通勤管理,有效防止了重大意外事故、群体性 事件的发生。学校再次通过了省文明单位复评。
(七)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办学特色得以彰显。重视加 强儒学与地域文化、孔氏家族文化、水浒文化等研究。“曲 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申报了山东省高等学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充分利用“文化讲堂”“博士论坛” “孔子学堂”“优秀传统文化月”等载体,积极开展地域文 化研究和学术交流、文化主题系列活动;坚持开好孔孟之乡地域文化课程,参与曲阜市“百姓儒学节”,开展“乡村儒 学讲堂”送经典活动;在全省高校大学生“论语大会”中, 承办了第一场复赛,组队参赛并获全省高校大学生“论语大 会”决赛一等奖。建设了“红二师”纪念馆,举办了省立二师支部成立 90 周年纪念展,召开了纪念优秀校友万里同志 诞辰 100 周年座谈会并发行《百年万里》文集,很好地发挥 了儒家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八)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科技 文化大楼、工程训练中心启用,体质监测中心、沉浸式仿真 实验室建成,新购置各类实验教学设备 1000 余套,实验教 学条件明显改善。对部分校舍进行标准化改造、外墙美化, 打造梅园、桂园等 10 处园林文化景观和多处休读点,优化 了学生学习、生活环境,校园面貌焕然一新,环境育人功能 进一步凸显。学生生活组团项目已完成立项勘探,有序推进。 新购纸质图书 5.8 万余册,新增电子图书1800 种、电子资 源数据 900 万条、中外文数据库 9种。智慧校园建设稳步推 进,已完成教师综合查询与决策系统、学生综合查询与决策 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工作,首批 19 个智慧教室和 4 个教师休息室启用。
(九)民生工程得到有效保障。2016 年,学校合理调度资金,筹措经费,按时发放了教职工调整后工资以及精神文明奖、13 个月工资、校内津贴、教学科研奖励等经费, 人均收入较上年度有了大幅提高。走访、慰问烈军属 17 人、 困难教职工及家属 19 人,救助特困学生 59 人,发放慰问金 近 10 万元。较好地解决了教职工生活区的管理和教职工子 女附属学校就学等问题,为 201 名教职工报销了子女保教费。
(十)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两 学一做”学习教育,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 19 次,开通专题网站,实现学习教育全覆盖,学习教育成效明显。扎实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将反馈问题 梳理细化为 5 个方面、19 项整改内容、50 条具体整改措施, 7 实行销号管理,做到了条条整改、件件落实。进一步加强基 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基层党建常态化机制,严格落实基层党 建四项重点任务,4 个“六有”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达标授牌, 举办了庆祝建党 95 周年、长征胜利 80 周年等系列活动,表 彰了 34 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3名优秀共产党员、29 名优秀 党务工作者。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选派了 16 名处级以上干 部参加培训,提拔了 33 名处级干部和 43 名科级干部,轮岗 交流了 13 名处级干部。继续做好了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增强领导 干部“一岗双责”意识,廉政教育扎实开展,作风建设不断 加强,依纪依法办理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及问题线索 34 件,切实维护了师生的合法权益。
以上成绩,得益于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各级领导、有关部门、 社会各界的鼎力帮助,更是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校 师生员工积极进取、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 向辛勤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全体教职员工、离退休老同志,以及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级领导、各界人士和广大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学校发 展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步子 还不够大,攻坚克难的勇气还不足;办学特色的提炼、培育 还不够,学科专业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还不 相适应;专业结构和布局还不合理,专业资源需要进一步整 8 合;人事制度还不够完善,激励竞争机制尚不健全,高层次 人才还不能满足办学需要;办学条件仍需改善,尤其广大师 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工作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7 年的主要工作
2017 年,是学校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一年。我们将面临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一是国家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力度 进一步加大。近期,教育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等 5 部 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 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在学科专业、编制、职称评审、 薪酬分配等方面作出了重大改革。这给高校带来了更大的办 学自主权,也给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岗位聘任、薪酬分 配等方面带来了诸多挑战。二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继续深化。我省将贯彻落实《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实施方 案》,对促进高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 养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了明确目标和措 施。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明确和固化应用型办学定位,建 立相应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绩效 评价及资金管理等制度,扎实推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各项工作。三是我校综合改革正步入深水区。学校党代会准 确研判了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科学谋划了学校今后五 年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和战略举措,明确提出了进一步加强 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要求。这对我们思维创新的“速度”、干事创业的“气度”和服务提升的“高度”,提出更 严的标准、更多的考验和更强的挑战。要完成党代会确定的 这些目标任务和要求,就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激扬 敢于担当的精气神,更加坚定地按照学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 任务,真抓实干,奋发有为,敢于突破,勇于创新。
2017 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提精神、快发展”为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学校党代会精神和“十三五”事业发展 规划,紧紧围绕“335”发展战略,大力实施“3373”工程,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扎实推进重点领域 改革,努力开创学校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 进工程。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 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拓展和 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巡视整改工作成果,推进“两 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积极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重大主题宣传,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贯彻落实高校思想 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自觉性、主 动性,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实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委的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 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不断 提高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进 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干部选拔任用、轮岗交流工作, 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管理监督、激励 保障等机制,提升干部管理科学化水平,提振干部干事创业 的精气神。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强化“一岗双责”,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持之以恒推进作 风建设,从严从实从细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深化领导干 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继续做好统战、群团、老干部和“第 一书记”帮扶工作。
(二)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 除制约学校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 突破口,总揽全局、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大胆涉及改革深 水区。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意见,按照深化综 合改革的方案,出台《济宁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及子规划,确保七个工作体系“三年行动计划”顺利收官; 以《济宁学院章程》为指导,继续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发挥 理事会作用,完善社会监督办学机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聘用制度,加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实现人员管理 由“身份管理”到“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到“合同 用人”的转变;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调动教 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学分制 11 改革要求,做好基础制度建设工作,并以学分制改革为牵引, 统筹考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专业体系、课程内容、教 学方式、师资结构、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 改革,突出教学中心地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教学管理制度,加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实施好“大学生创新创业引领计划”。
(三)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建设。抓住学科建设这条主 线,纲举目张,统揽学校各个方面的工作。整合学科资源, 优化学科布局,重点建设优势学科、应用学科、特色学科, 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 用学科群;重点支持“十三五”山东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 台“理论物理计算实验室”和“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研究中心”建设,实施《济宁学院学科平台建设计划》,本 着“积极推进、不搞平衡,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 全面启动智能制造研究院、文化艺术与产业中心等 8 大学科 平台建设,有效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专业资源集聚和整合,提升我校“学科、科研、人才”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本 着“巩固传统专业、扶持特色专业、优化专业体系和加强专业群建设”的原则,完善本科专业建设规划,出台专业调整 方案,通过改造、提升、新建、停减等措施,对现有专业进 行整合,合理设置专业,构建布局合理、结构科学的专业体 系;开展专业分类管理,组织专业年度评估,实行专业动态 12 调整,依据区域性、行业性需求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 快发展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拓展传 统学科专业内涵,培育和凝练专业特色,对专业选择性地进 行深度应用性转型;对接地方产业,强化专业群建设,丰富 专业群建设的内涵;加强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培育 项目及自筹项目建设,做好 2018 年新增专业的申报工作。
(四)进一步提升科研和科技转化水平。完善科研管理 制度,组建跨学科、高水平科研创新团队,做好科技创新团 队和人才支持计划,提升创新能力。强化“科研成果出精品” 意识,逐步实现从科研重数量向以质量和创新为导向的转 变,争取高级别科研项目的立项、发明专利、高水平科研论 文数量和科研经费数额稳步提升,力争实现高层次科研成果 获奖的突破。贯彻落实我校科技成果转化暂行办法,积极探 索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模式,广泛建立共 同研究平台和发展联盟,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高新技术成果,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实现“服务、 合作、互动、共赢”;加强学校与国内外各学科领域学者、 专家的交流和校内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助推整体 学术水平的提升,实现高水平科学研究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培养的有力支撑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
(五)进一步加大学生工作力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 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 教育、公民意识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科学多元的德育评价体系;搭建学生成长成才平台,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机 制,提高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引导的科学化水平;加强大学 生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服务,帮助学生规划未来职业发 展,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并组织学生 参加各级各类学科专业及科技文化竞赛,助力学生成长成 才;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与服务,形成保障性资助全覆盖、激 励性资助多元化的工作格局;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心理疏导 和发展引导,帮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载体,强化实践育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 践和科技创新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化辅导员 队伍建设,以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标准建设辅导员队伍, 以精准化、精品化、精细化标准强化辅导员工作,以“三进 三有”实施学生服务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社团的功能 和作用,鼓励和支持学生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 育、自我监督;坚持文化育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 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六)进一步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坚持科学设岗、定岗 定责,形成激励性强的岗位聘任考核机制,激发“岗位成才” 的活力和动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施师德问 题一票否决制,加强师德建设。强化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 理的规范化、信息化程度。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推进 办学资源的整合及有效利用工作,不断提高使用效益,重点 建立实验实训开放运行的政策保障机制,根据学科专业特点整合实验实训资源,调整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真正实现优 质资源的共享。发挥初等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区位优势, 丰富办学功能,提高办学效益。建立完善校园安全防控体系,加强安全保卫、信访、通勤、计生、医疗保健和疾病 预防等工作,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校园安全稳定。
(七)进一步改善基本办学条件。积极争取政策和支持, 多渠道筹措资金,争取“学生生活组团”项目早日开工,全力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继续进行学生公寓标准化改造、校园改造等工程项目。按照“市场运作、校企共赢”的原则,积极筹建多功能馆(艺体中心)。努力提高我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创造校园工作、学 习和生活的一体化环境,积极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工程,争取 2018 年前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真正实现全校信息化、智慧化管理。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高校的实质性合作,加大实验实训场所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购置的投入,改善办学基本保障条件。
(八)进一步打造特色校园文化。认真贯彻落实中办、 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 坚持特色定位,突出“地方性”,积极发掘和弘扬儒家文化、 始祖文化、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微山湖文化等地域文化和 我校特有的红色文化的内在精髓和现代价值,构建体现地域 文化特色和我校独特风貌的校园文化;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 设新途径,充分利用校训、校徽、校歌等校园文化载体,逐步形成学校精神文化;秉承儒家文化风韵,做好《论语大会》 选手的遴选、培训、参赛工作,进一步规划完善校园文化景 观建设,打造书香校园,营造学校环境文化;加强学术文化 平台和社团建设,构建以学生课外科创计划为主要内容的课 外学术体系,发挥“第二课堂”功能,组织开展内容丰富、 形式新颖和创新性、吸引力强的大学生文体艺术、科技与学 术等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九)进一步做好民生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 民生,让广大师生共享学校改革发展成果,充分调动各方面 的积极性。推进实行绩效工资,组织好正常的工会活动,依法依规保障教职工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协调做好教职工生 活区社会化物业管理工作,规范教职工生活区管理,为教职 工解决后顾之忧。做好离退休干部职工的工作,使他们老有 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进一步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清洁、舒适、安全的工作、学习、 生活环境和条件。落实国家民生工程,关心学生弱势群体,加大学生资助力度,指导学生创业就业,解决好学生的实际困难。
各位代表,2017 年,工作繁重,任务艰巨。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乘着学校党代会的东风,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勇于担当,奋发有为, 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朝着学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